400亿龙头加持!头部玩家递表IPO,氢能赛道上市潮来了?
炒股就看,亿龙权威,头加专业,持头潮及时,部玩表全面,家递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赛道上市 原标题:400亿龙头加持!亿龙头部玩家递表IPO,头加氢能赛道上市潮来了?持头潮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文夕 近来氢能源赛道相当热闹。继“氢能源第一股”(688339)拿到在港IPO“门票”后,部玩表国内另一家氢燃料电池电堆头部玩家也在11月22日向港交所递表。家递 值得注意的赛道上市是,此次赴港IPO,亿龙这家氢燃料电堆龙头身后有多家知名机构和上市公司加持,头加其中包括在氢能全产业链布局的持头潮414亿A股上市公司(000723)。此外,旗下投资机构、(300423)也在其股东名单之中。 在氢能源产业链受到政策加持背景下,国内氢能源产业一改往日缓慢推进的状态,头部公司纷纷启动IPO,证券化进程明显加快。 盈利能力不足 招股书显示,国鸿氢能是一家专注于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公司。氢燃料电池电堆为氢燃料电池系统的上游环节,主要包括膜电极和极板,在整个燃料电池成本中占比最大,达到6-7成左右。 据了解,国鸿氢能氢燃料电池系统主要主要运用于商用车辆,如公交、物流车、物料搬运车辆、自卸车及重型卡车,以及工程车辆,如重型运输车辆、叉车、水泥搅拌车及应急车辆。同时,有轨电车,如城际列车也有涉及。 竞争格局方面,以2021年按出货量计算,国内氢燃料电池电堆的市场规模约为522.3MW,其中前四大公司约占市场总规模的75.4%。国鸿氢能在2021年氢燃料电池电堆的出货量为126MW,占有24.1%的市场份额,在行业中排名首位。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国内氢燃料电池电堆的市场规模将由2022年的20.88元增至2026年的147.43亿元及2030年的661.98亿元。不过,氢能源赛道普遍存在一个尴尬的事实,由于过往产业化过于缓慢,赛道中的公司规模普遍较小,而且盈利能力并不理想。 这一现象在国鸿氢能上便有体现。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国鸿氢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66亿元、2.27亿元、4.57亿元及1.9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5.1万元、-2.15亿元、-7.03亿元及-1.51亿元,其近年来处于持续亏损的状态。 即便是已经在A股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亿华通,也难以扭转盈利不济的局面。亿华通三季报显示,第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约1.21亿元,同比下降52.5%;归母净利润约为-0.35亿元,同比下滑36.65%。公司近期表示,目前氢燃料电池系统尚处于产业化的初期阶段,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各方面投入不断攀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国鸿氢能近年来毛利率正逐步提升。在2019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期间,毛利率分别为30.4%、3.5%、27.9%及18.6%。 多个产业玩家入局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在递交IPO申请之前,国鸿氢能已历经多轮融资。在此前的投资机构中,出现多个产业投资者以及上市公司。其中,中国中车通过旗下绿脉氢能参与国鸿氢能投资,而中车资本也通过参股公司扬州广陵参与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有两家A股上市公司也现身国鸿氢能股东名单。其中之一为近年来“押宝”氢能源的美锦能源。 这家市值超400亿元的头部玩家近年来积极在氢能源多个环节布局。早在2019年7月,该公司便以自有资金对国鸿氢能增资1.8亿元。彼时,美锦能源持有国鸿氢能9.09%股权。随着国鸿氢能此后多轮融资,美锦能源目前持股比例已经稀释至5.32%。 除了投资国鸿氢能外,美锦能源还在上游制氢环节和下游燃料电池车辆方面连续布局。尤其在下游,美锦能源在2017年收购飞驰汽车15%股权,将其作为氢能源产业链中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制造环节。截至目前,美锦能源持股飞驰汽车51.2%。飞驰汽车目前正在筹备分拆上市。 据记者了解,此次递表的国鸿氢能正是飞驰汽车主要供应商。飞驰汽车2021年销售燃料电池汽车224辆,占国内市场份额为15%,营业收入为5.1亿元,净利润1271万元。 另一个参与国鸿氢能融资的上市公司为昇辉科技。2021年8月31日,该公司公告披露拟向国鸿氢能总投资1亿元,成为国鸿氢能股东,截至目前该公司持有国鸿氢能1.07%股份。在主营业务方面,这家公司此前与氢能源并无太大交集。不过,近年来该公司逐渐切入制氢和运输领域。 氢能源上快车道 在国鸿氢能之前,A股“氢能第一股”亿华通便抢先一步拿到登陆港交所的“门票”。10月25日,亿华通公告披露收到证监会出具的《关于核准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批复》。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和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主要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战略规划。 在国内,氢能产业规划今年明显有加速趋势。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中给出了到2025年5万辆燃料电池车等量化的发展目标,行业发展提速。 此外,各地方近期也开始陆续出台相应政策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13个省/市级“双碳”政策文件出炉,均涉及氢能。具体来看,北京新出台的政策在规模规划上有了更具体目标,到2025年整车推广达到1万辆,建设加氢站74座,产值累计突破240亿元,相关企业培育也有明确目标。 普华永道一份报告认为,未来氢能源赛道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首先,氢能有望在交通运输领域率先实现商业化;其次,绿色制氢、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加氢站设备国产化将成为氢能行业热门赛道;第三,氢能区域产业布局快速形成。 编辑:黄梅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A股“深圳军团”突破400家 千亿龙头聚集领航高质量发展
- 中国人保寿险要求全员背诵董事长“金句”,相关闭卷考试疑被叫停
- 行业风向标:政策支持叠加AIGC应用, 机器人产业将迎快速发展期
- 光大期货:2月7日农产品日报
- “宇宙房企”业绩会透露重要信号
- 加拿大鹅公布五年期展望:预计28财年收入将达30亿美元
- 中国同辐上升6% 预计22年归母净利同比增至多19%
- 正荣地产1月合约销售金额约13.56亿元
- 嘉银金科发布三季报:期内促成交易金额149亿元,同比增长123.5%
- 自然资源部:统筹优化土地计划指标分配 适当增加今年指标
- 中概互联网ETF、 恒生科技ETF上涨,港股牛回头?
- Roth MKM:维持Take-Two“买入”评级 降目标价至130美元
- 记者实地探访顺义各大商超:现场是这样……
- 金沙酒业管理层变动 华润啤酒高管范世凯出任总经理
- 百度“类ChatGPT”即将上线 AIGC商业化有望加速(附概念股)
- 2023年1月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收入排行榜:腾讯、网易、米哈游排名前三
- 肖远企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上的讲话
- 基金及险资人士“支招”: 做透上市公司研究 提升议价能力
- 期货大咖聊大宗:白银关注5000关口争夺 如再次下破关注逢高卖空策略
- 0.16%,这只新股中签率创阶段新低!本周第3只新股周五申购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