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战略“撞上”供应链危机,本田如何破局?
每经记者 董天意 每经编辑 孙磊 对于即将过去的撞上2022年,本田多少有些“意难平”。创新 作为本田的战略产品大年,其自2021年末开启的链危新品攻势已延续至今。这一年,机本本田不仅各主力车型已基本完成升级迭代,田何同时还通过全新车型的破局导入增强了细分市场的掌控力。可以说,撞上2022年的创新本田,其产品阵容和实力均达到了历史新高度。战略 而这一系列动作背后,链危是机本本田剑指销量的雄心。例如,田何广汽本田2021年“逆势”达成78万辆年产销量后,破局对于拥有新车型、撞上新技术、新架构加持的2022,更加期待能实现销量自我突破。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广汽本田累计销量为60.4万辆, 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了现实情况:“至少到明年上半年,广汽本田的单月供应量最多5万~6万台,这已经是极限了。” 需要注意的是,按照广汽本田单月峰值产量超8万辆计算(2020年12月),广汽本田在年末冲量的关键时期,产能却仅剩余6成左右。一面是紧锣密鼓的新品投放,一面是“扑朔迷离”的产能缺口,广汽本田到底发生了什么? 创新战略“撞上”供应链危机 2022年,芯片短缺和供应链承压仍是全球汽车业面临的共性问题。Auto Forecast Solutions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全球汽车市场因芯片短缺已累计减产约390.5万辆汽车。 在此背景下,广汽本田的产品迭代节奏却并未减缓。通过i-MMD混合动力系统、Honda CONNECT 3.0智导互联系统、Honda SENSING系统的加速导入,广汽本田将旗下雅阁、凌派、奥德赛、飞度、缤智等车型全部推新升级,并带来了型格、致在等Honda Architecture架构下的全新全球车型。 大量新技术的应用,使广汽本田在电动化、智能化层面的领先地位得到巩固,但同时也带来了车用芯片等机能领域元器件数量的指数级增长,而这为广汽本田接下来遭遇的产能瓶颈埋下了伏笔。 “近两年的全球汽车供应链短缺主要就表现在动力电池和芯片两个方面,可以说是与广汽本田的创新战略迎面相撞。”上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因芯片短缺,目前广汽本田飞度、凌派等畅销车型的产能严重受限,每月排产量仅约1000辆左右。而基于Honda Architecture架构打造的新车型则需要更多的高端芯片,这也导致其致在等全新车型在上市初期即面临无车可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是广汽本田当下销售的真实写照。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于其它国际厂商,本田采用的全球化零部件供应体系技术领先但种类分散,以欧美芯片厂商为主,在芯片短缺的时代,难以获得供应优先权。比如其机能零件和芯片主要采购于博世、大陆、采埃孚等头部供应商,而这些头部大厂又各自拥有不同的核心芯片供应商,如,博世是意法、大陆是恩智浦、采埃孚则是英飞凌等,这也让广汽本田的供应体系在复杂环境下更具不确定性。 上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广汽本田目前只能将仅有的零部件向部分车型倾斜,如雅阁、皓影、缤智等。记者查阅销量数据后发现,上述车型的市场表现确未受到影响。其中,雅阁已连续5个月实现单月销量突破2万辆,在今年8月销量更是达到3.7万辆,而皓影、缤智的月均销量也超过万辆,仍保持在细分市场销量前列。 “目前各车型的终端均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用户提车等待时间很长。”上述广汽本田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对于受影响较大的新车型,目前已经和终端供应商形成联动,会提前告知消费者提车周期。 一场销量与质量间的博弈 事实上,供应链承压的广汽本田在提振销量方面并非束手无策。 有观点认为,广汽本田可暂缓新技术产品、车型的导入,以现有车型完成年底冲量;另一方面,广汽本田也可跳过部分验证环节以快速完成零部件替代工作,从而恢复市场供应。而以上两种“捷径”都可使广汽本田挽回部分销量损失。 但在销量与质量的博弈中,广汽本田选择了后者。 “本田对芯片的替代开发非常慎重,坚持品质大于经营,广汽本田也拒绝仓促使用未经充分验证的替代件。”上述内部人士表示。 据了解,广汽本田对零部件替换有着严格标准验证流程,其中芯片替换的验证周期一般需要一年以上,期间需要完成对替代芯片的验证、零件的验证,以及整车的验证工作。目前广汽本田方面已在加紧推进零件替换的验证工作,但由芯片短缺导致的产能紧张,仍将持续至明年上半年。在此期间,广汽本田的单月产量或无法突破6万辆。 有观点认为,虽然广汽本田或许无法在2022年实现销量大的突破,但通过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持续性导入,也为其确保了市场口碑和发展后劲,而随着芯片等机能零件供应量的恢复,广汽本田或将迎来强势增长期。 一方面,作为最早开展电动化的车企之一,广汽本田的电动化车型数量达到9款,混动车型国内累计销量超45万辆,且在国内市场已具有口碑优势。而在智能化层面,广汽本田现已实现Honda CONNECT的全品类覆盖,以及Honda SENSING的全车型搭载。 另一方面,广汽本田的产品品质和服务品质也将成为其优势之一。据J.D. Power数据,广汽本田已连续3年获得IQS中国新车质量研究SM(IQS)主流车品牌第一,并连续获得J.D. Power中国销售服务满意度研究SM(SSI)主流车品牌第一, J.D. Power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研究SM(CSI)主流车品牌第一名等。 “尽管供应链短缺问题持续存在,但是为了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广汽本田的态度是确保每一辆车的品质是我们加大产量的底限。”上述内部人士表示,与销量相比,广汽本田更重视发展质量。随着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电动化、智能化等产品品质的提升,结合品牌口碑、用户文化等领域的优势,广汽本田具备长远稳健发展的实力。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应符合7大要求 可提供的产品明确
- 中欧班列(新乡—西欧)首发 货运时间将压缩60%
- 个别地方“两高”项目报批搞先斩后奏 国务院专家揭批
- 德国柏林工厂周二正式开业 马斯克或在剪彩现场再度热舞?
- 北京国瑞购物中心11月24日起暂停营业
- 波音商用飞机事故统计报告:致命事故发生在巡航阶段占比13%
- 276家韩企因俄乌危机“受伤”,韩媒关注韩企会否现“撤离俄罗斯”潮
- 英伟达下一代H100 Hopper显卡曝光:基于台积电5nm的性能怪兽
- 欧盟向乌提供25亿欧元援助,泽连斯基召开会议!世卫组织:预计今冬或达300万乌克兰人离开家园
- 恒大系三家公司延期披露业绩,或等待债务重组方案出炉
- 为什么小时候讨厌苦味,长大后却喜欢上了咖啡?
- 国足演练长传反击迎战沙特:身处争议,更要给大家带来希望
- 高盛:微软成对冲基金最青睐的做多选择
- 万门大学倒闭了,童哲连夜跑路了
- 快讯:煤炭股异动拉升 昊华能源触及涨停
- 网传重庆美仑美奂整形医院员工对东航坠机事件发表不当言论 当事人:认识到错误,已被停职
- 踩雷“专网通信”,合众思壮拟被处罚,投资者可申报股票索赔
- 二孩三孩家庭增多致中大型车成刚需,车位该不该加大“尺码”
- 正部级“老虎”沈德咏落马,4年前离职告别书:问心无愧,没有贪渎擅权
- 奔驰申请新专利:门把手上带块屏、还能显示车主“美照”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18元一支加了醋的雪糕、跨界预制菜、进军气泡水……恒顺醋业“醋意”何在?
- 高合汽车深陷“虚假宣传”质疑高端形象蒙羞 二季销量环比降10.56%
- 中国中铁新签合同超1.2万亿 ,“新基建投资+多元化发展”催化估值回升?
- 工信部: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截至6月底已建成5G基站170万个
- 再打预防针?美财政部:第二季GDP可能下滑,但不等于经济衰退
- 汇丰中国回应“不续签30岁未育女员工”传言:系虚假信息 误导公众和求职者
- 经济日报刊文:完善制度促内外贸一体化
- 开盘:三大指数低开创指跌0.17% 数字货币板块活跃
- 欧盟成员国同意到冬季减少天然气消费量
- 国家林草局:全国退耕还林还草综合效益总价值量超2.4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