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持续现百货“关店潮” 外资百货受冲击明显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庞无忌)自2012年开始出现的关店潮一轮中国百货业关店潮仍在持续。 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5日发布的中国资百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持续冲击中国各地有38家大型连锁百货门店关闭或明确即将关闭。现百其中,货外货受关店数量最多的明显百货品牌为百盛百货、马莎百货,关店潮各为5家;其次为伊藤洋华堂,中国资百关店数量为4家;王府井百货、持续冲击中都百货、现百NOVO百货、货外货受宝莱百货,明显尚泰百货等百货品牌,关店潮在二三线城市均有关店现象出现。中国资百2015年开年以来,持续冲击天津、北京等地亦有百货宣布歇业。 据睿意德统计,在近一年多百货业态关闭的门店中,外资百货企业占比57.89%,内资百货企业占比42.11%,外资百货受到冲击更为明显。比如,早期进入中国的百盛、伊藤洋华堂等百货企业,在国内百货以及电商的双重冲击下,明显收缩。 对此,RET睿意德董事索珊分析称,早期百货业态的竞争焦点在于货品的丰富度,而现在,竞争焦点已经转变为谁更懂市场和消费者。 在电商冲击下,货品丰富不再占有优势,在快经济、快文化下占主流的快时尚竞争下,若无法及时调整,即会影响到品牌的总体经营。但大多数外资百货的决策层面在海外,其经营策略的调整很难应对区域市场及时调整,这也使它们在消费者更敏感、更善变时代遭遇到重要挑战。 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赵瑞华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此轮关店潮最为集中的城市为北京、杭州、常州和青岛,也就是沿海或外资百货进入较早的城市。 赵瑞华分析称,相比内地城市,这些城市的消费者需求发生了更大变化。现在消费者希望在商场中完成他们的聚友、购物、休闲的综合需求,并在功能业态丰富性、空间体验感、服务完备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多数百货仍然是一个更重视“商场”本质——卖东西的场所。换而言之,百货公司与当下主力消费者的需求已经产生了错位,让消费者渐渐疏远了百货公司。这种错位在沿海及经济发达城市中表现得更加突出。(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充电1小时收费达10元 共享充电宝成了价格“刺客”
- 逾60家公募净利出炉:过半负增长,易方达工银瑞信富国分列前三
- 中上协:上半年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3.25万亿元 同比增长3.19%
- 中信建投策略首席陈果:把握时代主线,决胜景气成长!关注下一个渗透率赛道
- LPR连续三个月维持不变 多地房贷利率已降至历史低位
- 万科郁亮呼吁关注城市配套服务业态的政策制度建设
- 如何稳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经济日报重磅调研报告
- 需求担忧提升+供应稳定 布油失守100美元!创近一月来最大跌幅!
- 香港金管局:稳定币的波动性或会蔓延到传统金融领域
- 满血归来!王健林大举抄底房地产!
- 韩国年轻人出现越来越多“离职焦虑族”,担心“无法离职就会被淘汰”
- 浪潮国际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3383.4万港元同比增长78.4%
- 汽车公司的世界杯之战:大众斥巨资“押注”七支球队,丰田没有赞助日本队
- 专家:偏好体制内就业的大学生比例有较大上升,越优秀越倾向于去体制内
- 工行向实体经济投放创新高 下半年怎么投?涉房信贷风险是否可控
- 网传“上海杨浦线下教学整体延后”?官方:不实,明天将如期开学
- 央行、银保监会:稳步推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
- 郁亮: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对未来止跌企稳、稳中有升有信心
- “孩子脾气挺大,肯定遗传妈妈”?优普爱湿巾广告惹争议,正召回产品
- 以质为本,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唐山东方雨虹质量月主题活动启动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