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第二次”考公机会:国家公务员补录5182人 税务系统增加大量职位
21世纪经济报道王峰、第二次实习生韩甜、毕业补录刘洋佳迪报道 全力保障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生考背景下,国家公务员招录再次增加名额。公机 近日,家公加2022年国考补充录用正式开启,员务系位本次补录共有14个部门参加,人税计划招录5182人,统增比2021年的量职1990人增加了160%,其中3800余个名额计划招录应届毕业生。第二次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发现,毕业补录今年的生考国考补录规模在近10年排在第二位,仅次于2020年的公机7011人。 “我看上了税务系统的家公加一个岗位,虽然不清楚补录的员务系位机会有多大,但在之前的国考里,我闯到了面试环节,有了一些经验,所以还是想试一下。”来自山西的应届毕业生彭水(化名)说。 “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一千万,达到历史新高,加上疫情反复对企业就业岗位供给造成影响,通过公共岗位和公共部门的拓展来增加公务员录用量,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举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 竹立家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相对于其他政策性岗位,公务员有严格的编制规定,招录人数相对刚性。国考补录人数同比大幅增加,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意味着将进一步挖掘政策性岗位吸纳就业的能力。 给应届毕业生更多机会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升温,国考在应届生的就业选择中地位颇高,对于尚未落实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国考补录无疑是一个重磅的好消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后发现,国考几乎年年补录,但补录规模不一,比如2013年、2014年分别只补录三百余人,2015年补录1545人,2020年则补录7011人,创历史新高。今年补录5182人,处在近年来的高位。 那么,公务员为什么要补录? 竹立家介绍,由于经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等多个环节之后,一些职位的录取人数达不到计划招录的人数,或在报考阶段由于各种限制条件,存在一些报考人数不足的冷门职位,因此需要再次选拔。 他指出,这是国际上公务员招录都存在的现象。此外,还有一些工作岗位,确实出现职位需求急需补充,需要进一步扩招人员。 不过,本次补录的5182人中,很大一部分职位并非招不满,而是面向就业人群新增的职位。比如,国考之前,国家税务总局曾发布19个公开遴选公务员报名人数较少的职位,有的职位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为0。但是,这些职位都没有出现在此次补录名单中。 本次补录的5182人中,有3800余个名额计划招录应届毕业生,这显示国家政策向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倾斜,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将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彭水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在之前的国考里,她进入了面试,距离被录用只差了一点点,这让她格外期待补录的机会。“如果补录不成功,我还有一场选调生的考试。总之,还是希望考入体制内。”她说。 来自河北的应届毕业生张蓓(化名)觉得自己补录的希望很大,她的成绩不错,只是第一次报考时选错了岗位,她认为自己的成绩在补录岗位的竞争者中应该处于前列。 符合什么条件才能参加补录?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的公告,报名者需符合四个关键条件:参加了2022年国考笔试;符合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比如专业、工作经历等;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同时达到拟报考职位和原报考职位的最低合格分数线,且考试类别相同;尚未被原报考职位拟录用。 据了解,在学历要求方面,本次补录中,要求本科及以上的职位招录4375人,占总招录人数的84%,仅限本科的职位招录644人,占总人数的12.4%。只要学历达到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就可以报考90%以上的职位,补录的学历限制条件与国考报名条件相差不大。 在国考笔试成绩要求方面,今年的补录中,行测最低分数线在45-50分数段的补录人数为2678人,50-60分数段的补录人数为2440人,也就是说,行测分数60分以上即有机会参加将近99%的岗位的补录,但补录成功的分数线还需看岗位报名情况。 此外,有5056个招录计划没有限制专业科目笔试分数,占总招录人数的97.5%,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比较友好。 一些成绩不错的考生,由于此前在公务员招考的报名环节选择了较为热门的职位导致被淘汰,如今又得到了一次“上车”的机会。 哪些是近年国考补录“大户”? 此次补录,报考者只能选报1个职位。报名结束后,招录机关进行资格审查。按照公告,资格审查主要是对笔试成绩(包括专业科目笔试)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各职位审查合格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达到规定的比例后,不再进行资格审查。这之后的程序依次是面试、体检、考察、公示等。 在职位特征方面,本次补录中,针对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的补录人数最多,达到2676人,占总人数51.64%。普通职位招录人数最多,达到5049人,占总人数的97.4%。 那么,本次国考补录主要体现了哪些趋势特点呢? 首先,有不少是基层岗位。据华图教育统计的2022年国家公务员补录200人职位表(陕西地区)的名单中,职位简介均为“基层税收管理”。 人社部、教育部、民政部日前联合发文,要求广开基层就业门路,结合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用好各类资金、政策渠道,积极开发各类基层就业岗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认为,从缓解就业压力、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加快新型城镇化等方面来看,推动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可谓一举多得。 在招录机关分布方面,税务系统补录人数最多,达到5000人,占总人数的96%,其中4993个为普通职位,其它7个为非通用语职位。 根据职位简介显示,补录人员将主要从事税费征收、纳税服务、税收分析、综合管理等工作,还有部分省份的职位简介中包含数据分析应用、信息化建设等工作。 这并非税务系统首次大规模补录,消防和税务是近年国考补录的“大户”。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发现,2021年,消防系统补录人数1541人,占当年补录总人数的77%,税务系统补录120人;2020年,消防和税务系统分别补录3000人,占当年补录总人数的86%;银保监系统补录724人。 值得注意的是,消防、税务、银保监是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点部门,也是近年来加强执法力量的重要部门。 应急管理部组建后,整合了原属公安部的消防管理职责。2018年10月印发的《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框架方案》指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分为管理指挥干部、专业技术干部、消防员3类进行管理。根据消防救援职业特点,实行专门的人员招录、使用和退出管理办法。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发现,从消防系统的国考补录来看,补录人员主要从事消防救援和执勤备战工作。 除消防之外,2018年,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具体承担所辖区域内各项税收、非税收入征管等职责;原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保监会职责整合,组建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税务和银保监系统近年来强调法治建设,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本次补录中,税务系统招录的最主要职位就是行政执法员。今年3月印发的《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保险业法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法治队伍,从人员、经费等方面加强保障。 “公务员队伍严格依据三定方案进行编制管理,难以进行大规模扩招。此次国考补录人数较多,更多体现了中央对促进就业的决心。”竹立家表示。 竹立家进一步指出,相对来说,同样是政策性岗位,公共服务类岗位则存在大规模扩招空间,因为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应就要增加公共服务类岗位。 正因此,今年3月,十部门启动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据报道,各地人社部门多渠道发布本地区见习单位目录和见习岗位清单,开展就业见习进园区、进社区、进市场。 (作者:王峰,实习生韩甜,刘洋佳迪 )
- 最近发表
-
- 实控人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立案,通策医疗早盘大跌近8%
- 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赵孝履新陕西省政务大数据服务中心主任
- 人民币中间价四连贬 机构:最悲观时刻正逐步过去
- 雷军:小米智能工厂第二期预计明年年底开始投入生产
- 上海:超2200亿元减税降费“送活水”“增信心”
- 《2022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发布,年内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将达74.6%
- “币圈茅台”LUNA/USDT跌至0.01 币安合约下架LUNA U本位永续合约
- 一季度资管业务月均规模数据出炉:易方达非货币公募1.14万亿排名榜首 私募资管业务则普遍“缩水”
- 2比1逆转德国队 日本队为亚洲球队再胜一场
- 拿到车牌会不会更难?要在北京买车的人注意,一份重磅规划来了
- 随机阅读
-
- 外卖小哥猝死案审结,新业态劳动者权益谁来保障
- 曼哈顿公寓租金连创纪录新高 空置率连续五个月不到2%
- 存款利率改革“锚”定效率 LPR下行获新动能
- 谁的“红牛”?百亿商标权争夺战如今还在打!
- 俄罗斯卢克石油宣布董事会主席因重病去世,俄媒称其“在医院坠亡”
- 消息称松下考虑在美国设立新工厂,为特斯拉供应4680电池
- 金谷农商银行净利润连续四年下滑 中间业务连亏两年
- 销售数据“打架”扣非净利连亏 中青宝收问询函:《酿酒大师》提酒可行吗?
- 浙江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共同富裕
- 争议科兴中维:卖疫苗年赚800亿却被曝扣发年终奖 外资股东引关注
- 3.7%的低息诱惑下,房贷转经营贷套利禁而不止
- 浙商证券:维持奈雪的茶增持评级 龙头品牌构筑多维优势
- 阳光保险集团通过港交所聆讯 上半年总保费收入为629.52亿
- 2022阳台种菜报告:上海、东莞、北京、苏州、广州位列最爱在阳台种菜的城市前5名
- “二师兄”发威,4月CPI重回2时代
- 一图读懂丨轻型、普通型、重型有哪些区别?
- 又一家央企退场保险业,第4家外商独资寿险公司会就此诞生吗
- 北京昨新增本土24+13,房山9+11!丰台公布新增病例轨迹
- 交通银行酝酿改革风暴,多家核心子公司齐换帅!
- 百亿私募平均亏损超12%!密集调研、稳步调仓,这些选股关键词亮了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