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3次受让姚建华持股 中车集团将间接入主和顺电气
每经记者 曾剑 每经编辑 魏官红 11 月 2 日晚间,年次(SZ300141,受让股价8.67元,姚建市值22.01亿元)宣布,华持和顺公司控股股东姚建华拟向苏州绿脉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绿脉)转让其所持公司部分股权,股中并放弃所持剩余全部或部分股权的车集表决权,“该事项可能涉及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间接变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入主苏州绿脉为中车城市交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城交)参与投资的电气企业,中车城交则有中车集团的年次间接参投背景。此前,受让苏州绿脉曾分别在2020年、姚建2021年受让姚建华所持和顺电气部分股权。华持和顺 姚建华配合改组董事会 据和顺电气披露,股中公司控股股东姚建华于11月2日签署了《关于公司股份转让之意向协议》,车集拟将其所持有的公司非限售流通股合计不低于(含)总股本5%的股份转让给苏州绿脉。 为达到苏州绿脉取得和顺电气控制权的目的,姚建华拟放弃所持有的剩余上市公司全部或部分股份的表决权等;同时,姚建华将配合苏州绿脉对上市公司董事会进行改组,由苏州绿脉提名或推荐并经上市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应在七名董事会席位中至少占六名。在此情况下,苏州绿脉能够通过控制董事会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控制。 资料显示,苏州绿脉成立于2020年,注册资本为7亿元,公司股东包括绿脉产融发展、星舰工业、苏州市相城实业投资以及苏州市东挺河智能科技等。其中,绿脉产融发展、星舰工业分别持股45%、30%,系苏州绿脉前两大股东。 记者注意到,绿脉产融发展、星舰工业背后都有中车城交的身影。资料显示,绿脉产融发展由中车城交100%持股;星舰工业第一大股东为星舰发展(持股比例为63.75%),星舰发展由上海绿脉产城建设100%持股,中车城交系上海绿脉产城建设的并列第一大股东。 中车城交官网介绍称,公司总部设在上海,成立于2016年3月,是中车集团与地方国资、战略投资人合作发起设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车城交的核心业务包括绿色智能装备、城市捷运和旅游交通、智慧物流与移动商业等。 此次股权交易拟用现金 资料显示,中车产业投资与绿脉控股集团为中车城交的并列第一大股东;中车产业投资为中车集团控股子公司。 和顺电气在公告中表示,苏州绿脉不存在直接或者间接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东,且苏州绿脉的股东之间不存在一致行动、表决权委托等关系,“如上述交易最终能够完成,公司可能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2020年度,中车城交下属浙江绿脉怡城科技曾入主(SH603789,股价8.32元,市值21.63亿元)。 此次苏州绿脉与姚建华的股权交易拟采用现金收购方式,股份转让的具体价格由双方签署正式的交易协议进行约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苏州绿脉此前曾两度受让姚建华所持和顺电气部分股权,但均遭遇浮亏。 2020年12月中旬,双方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姚建华拟将其所持有的和顺电气2538.85万股股份(约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0%)协议转让给苏州绿脉。交易价格为9.32元/股,股权转让总价为2.37亿元。这笔股权交易于2020年12月下旬完成过户登记。 2021年12月初,姚建华再度同苏州绿脉签署协议,拟将其所持有的和顺电气1269.42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协议转让给苏州绿脉。该股权转让价格为15元/股,合计1.9亿元。同年12月中旬,此次股权交易完成过户登记。 通过上述两笔股权交易,苏州绿脉合计持有和顺电气股票3808.27万股,持股比例为15%,累计耗资4.27亿元。截至2022年11月2日收盘,和顺电气股价报收于8.59元/股,苏州绿脉所持股份市值约3.27亿元。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一单外卖赚3元,商家苦“满减”久矣
- 人民币兑美元“过山车”贸易基本面构成强支撑
- 李丰:想知道巴菲特买入西方石油纯粹只基于基本面考虑吗?
- 股东大会最火爆话题!巴菲特:抗通胀最好的方式是投资自己
- 大学教育如何避免“白开水化”
- 100家房企中92家销售下跌,4月的楼市继续下行探底
- 地球成形之前 巨行星轨道或上演过一场“车祸”
- 英美高层首谈“台海冲突应变” 提及英将扮演何角色
- 露营经济快车道上,再踩一脚油门
- 哈国家博物馆馆长:丝路之上文明如何互鉴?
- 上海战疫看点|上海汽车业稳步推进复工复产
- 曾经打新大户,砸30亿杀入千亿疫苗龙头,这家百亿私募啥操作?
- 2022中国科幻大会将于11月29日在京举办
- 煤电千亿亏损背后:未来生存如何破局?
- 4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7.4%
- 临沂公安局原副县级侦察员李增刚被“双开”
- A股5000,点开看看,你的家乡有几家
- 在下议院用手机看色情片的英议员辞职,自称看过两次:第一次偶然,第二次故意
- 长城汽车一季度财报“放榜”:单车均价增长近30% 营收超336亿元
- 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加剧行业分化:供应链考验中国车企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