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费扩内需的底气从哪里来?
炒股就看,促消权威,费扩专业,内需及时,促消全面,费扩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内需 原标题:今日视点:促消费扩内需的促消底气从哪里来? 来源:证券日报 阎 岳 “2023年中国经济一定会整体好转。”1月17日,费扩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掷地有声地表示。内需这个判断给扩消费、促消扩内需提供了十足“底气”。费扩我国促消费的内需“家底”很厚:人均GDP连续两年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凸显了最具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而且我们还有各种各样支持消费的政策措施,这些促消费政策将助推消费市场和消费规模稳步恢复和提升。促消 金融促消费动力充足。费扩央行和银保监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促进消费。内需比如,央行提出推动降低个人消费成本,增加居民消费能力;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围绕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银保监会则提出,要以满足新市民需求为重点,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鼓励住房、汽车、绿色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为新型消费和服务消费提供信贷支持和保险保障。 对于如何进一步促进消费,笔者认为,还需在促进经济复苏、就业稳定上下功夫,居民收入如果有稳定增长预期,消费动力就会更加强劲。在这方面,金融监管部门后续或推出针对促消费的结构性政策工具。 消费券是各地促消费的重要抓手。1月18日上午,济南的“泉城购”春节消费券(零售、住宿、餐饮类)将开启第一轮发放。本次消费券在保持原有发放渠道的同时,还采用了数字人民币形式。这是全国各地消费券发放情况的一个缩影,传统消费券与数字人民币开始融合。 近几年,消费券对提振消费、稳定各地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测算,一般情况下1元消费券可以撬动3.5元的消费,个别领域还可以实现更好的效果。春节期间消费券的功效还会有所提升,这也是各地对消费券青睐有加的重要原因。 A股市场消费板块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从中证消费指数来看,去年10月31日曾下探至17457.64点,此后逐步回升,去年年底该指数已升至21573.15点。截至1月17日,开年以来该指数已上涨6.68%(同期上证指数上涨4.37%),但距离2021年2月份创下的高点还有不小空间。 政策给力,各地发力,生产企业加大优质供给,消费得到提振,A股市场作出反应……在这个链条中,A股市场成为促消费的助攻手。 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家家户户忙着置办年货迎接春节,中国经济的活力也在这烟火气中显现出来。随着政策助力、经济复苏,消费市场和消费规模一定会稳步恢复和提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创始人沈晖微博停更两个月,销量低迷的威马如何赶路?
- 金龙鱼2021年净利下降31.15% 厨房食品业务毛利率下滑3.2个百分点
- 一加10 Ultra手机曝光:预计今年Q3末发布
- 东航已在梧州昆明等地接待71名旅客的近300名家属
- 中金:维持网易-S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99港元
- 杭州首轮供地又玩新花样,“价高者得”已成过去式
- 全球变暖背景下,气象信息“早预警”为何重要?
- 建行体系正进行多个重要岗位调整 建信理财、建信基金、广东省分行、深圳分行高管均涉及
- 云米第三季度营收6.86亿元 同比下滑35%
- 绿城管理发布2021年“成绩单”:代建进入“黄金时代”
- 俄罗斯就波音737客机在中国南部坠毁事故向中国表示慰问
- 泽连斯基在日本国会发表线上演讲 吁对俄继续制裁
- “2022年新型显示十大城市”榜单发布,柔性显示领域成都排名榜首
- 小微企业退税财力有保障 首批4000亿元留抵退税专项转移支付下达
- 美国放宽自英国进口钢铝产品关税
- 连续5个涨停板,阳光城“重获阳光”!泰康系的减持跑早了?
- 中国银保信披露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
- 多家银行纷纷推出碳账户 加快构建碳普惠生态圈
- 韩总统办公室搬迁计划受阻,超38万韩国民众请愿反对搬迁
- 结束5年被美监察的中兴通讯股价涨停,未来是否所有风险都将解除?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