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嫠不恤纬网 > 休闲
中韩同步纪念建交30周年,中国大使:中韩之间不该有解不开的疙瘩
嫠不恤纬网2025-07-08 19:37:57【休闲】5人已围观
简介【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刘海生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于文】今天是中韩建交30周年的日子。韩国外交部发言人23日宣布,两国24日将在首尔和北京同步举行纪念活动,两国外长将作为主宾出席,并分别代读两国领导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刘海生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于文】今天是中韩周年中国中韩之间中韩建交30周年的日子。韩国外交部发言人23日宣布,同步两国24日将在首尔和北京同步举行纪念活动,纪念建交两国外长将作为主宾出席,大使的疙瘩并分别代读两国领导人的不该不开贺信。韩国主要媒体连日来高度关注中韩建交30周年,有解回顾建交历史,中韩周年中国中韩之间讨论合作未来。同步中韩贸易额在这30年间从1992年的纪念建交50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超3600亿美元,成为各方都无法忽视的大使的疙瘩成就。与此同时,不该不开中韩关系近年来出现的有解问题也被一一审视。韩联社23日称,中韩周年中国中韩之间随着美中战略竞争日益加剧,同步韩中关系发生微妙变化。纪念建交韩中关系站在十字路口,不得不谋求“新常态”。《韩民族新闻》23日头条新闻的标题就是“韩中关系需在国安和经济中寻找新平衡”。此外,韩国民间对中国的负面情绪也引发关注,但香港《南华早报》23日引述一位韩国学者的观点这样评论这一问题:韩国民间对中国的负面情绪并不是固化的,而是流动的。
中国大使:中韩之间没有结构性矛盾,也不该有解不开的疙瘩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发布的信息显示,邢海明大使已连续多天参加活动、接受韩媒采访,就中韩建交30周年发声,表达中国立场。
22日,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在首尔举行“纪念中韩建交三十周年各界人士招待会”。图为中国驻韩大使邢海明致辞。 (视觉中国)22日,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在首尔举行“纪念中韩建交三十周年各界人士招待会”。邢海明在致辞中表示,30年前,中韩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以政治家、战略家的非凡胆略和远见,合力打破冷战的坚冰,作出中韩建交的重大战略决断,彻底结束了两国几十年的相互隔阂,掀开了中韩关系30年全面快速发展的辉煌篇章。他表示,当前国际形势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但孔子所倡导的“近者悦,远者来”却是不破的真理。只要中韩双方都坚持以诚相待、以信为先,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关切和重大利益,前方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没有翻不过去的山!
韩国国会议长金振杓在上述招待会上表示,1992年韩中建交是充满勇气和智慧的重大决断。30年来,两国已经相互成为不可或缺的珍贵朋友。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希望两国关系在建交30周年之际更趋成熟,在供应链、卫生等领域扩大战略沟通。
23日,邢海明出席韩国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举办的“韩中建交30周年专家学生论坛”并致辞。他表示:“30年前,我作为年轻的中国外交官参加了两国建交谈判,并怀抱大使馆的馆牌和中国国旗来到韩国建馆。江山代有才人出,未来中韩关系发展的重任将落在你们这一代肩上。我知道,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两国民众特别是年轻人之间直接见面的机会少了,友好感情有所下滑,但我相信这是暂时的。中韩之间没有结构性的矛盾,也不该有解不开的疙瘩。”
“安全美国,经济中国”已行不通
“建交30周年,适应变化的环境发展新型韩中关系”,《韩国日报》23日的社论称,韩中关系在这30年迎来飞跃式发展。与此同时,当前韩中关系也站在十字路口。自2016年“萨德”事件导致两国关系恶化后,现在由于美中竞争深化,韩中关系正面临重大转换期,双方在“萨德”、“半导体四方联盟”等方面存在不小的分歧。在美国打着“经济安全”旗号围堵中国的情况下,韩国要坚持以往的“安全美国、经济中国”战略并不容易。因此,现在到了韩中两国适应新环境、建立新型关系的时候。
《首尔新闻》23日的社论称,韩中迫切需要新的共赢之路。文章称,当前的国际秩序与30年前有很大不同,过去韩国坚持的“安全美国、经济中国”战略似乎再也行不通了。从国家利益和经济安保考虑,韩国有必要在努力强化韩美同盟的同时,进一步发展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韩民族新闻》23日称,韩国总统尹锡悦就任至今,还没有提出明确的对华外交战略。亚洲大学美中政策研究所所长金兴圭表示,尹锡悦政府的对外政策可能会左右今后30年的韩中关系。过于轻易立足于理念和价值,以“二分法”看待世界,这不是韩国现在应该采取的外交。也就是说,韩国要在美国和中国之间保持符合自身体量的“均衡”。
民间情绪,如何引导
香港《南华早报》23日发文称,建交30年来,中韩经济关系稳固发展。“然而,在两国经济伙伴关系上似乎逐渐形成了一片乌云:过去3年,两国的公众舆论从未像现在这样糟糕。负面舆论助长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厌恶情绪,与过去几十年的友好关系形成鲜明对比。”文章称,在网络匿名环境、言论控制缺位和民族主义浅薄意识的推动下,韩国网络上对中国的诽谤随处可见。“而中国也不是韩国人唯一愤怒的目标。”
“重要的是,它可以修补吗?”《南华早报》采访的多位中韩专家表示,尽管两国在政治制度和价值观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未来不一定是黯淡的,中韩民间互信有改进的余地。光云大学教授金希乔说:“我的观察是,韩国的反华情绪并不是基于政治制度和价值观而牢固地固化,而是因经济和安全问题流动的。”他曾撰写过一本关于韩国反华情绪起源的书。
《南华早报》最后引述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的话说,中韩关系的基本面仍然存在。“中国仍然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韩国与中国的贸易额超过韩国与美国和日本的贸易额之和。我相信,经济常识最终会占上风。”
很赞哦!(9314)
相关文章
- 首开股份债务承压拟20亿转让北京发展大厦 经营现金流骤降64%加速出售资产纾困
- 发不了工资、还不了贷款,被疫情“卡住”?北京银行说:特事特办
- 2021年互联网财险报告出炉:保费收入同比增8% 车险扭转负增长局面
- 芯片市场持续紧俏!又一家芯片代工巨头宣布涨价最多20%
- 企业资本成本创十年来新高!高盛建议投资者避开这些美股
- 贷款利率稳中有降:1-4月企业贷款利率4.39%,保持在有统计记录以来低位
- 央行解读4月贷款增长放缓:企业经营困难增多,有效融资需求明显下降
- 证券时报:泡沫崩盘时,一定不是你想象的样子
- 11月22日重点数据和大事件前瞻
- 同方股份:全力配合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对子公司知网的反垄断调查
热门文章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商务部原部长助理黄海: 智慧消费将引领未来消费新趋势
-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书记赵应云接受审查和调查
- 微软Win10 Build 19044.1865(KB5015878)预览版发布
- 中国CVC机构盘点 | 碧桂园创投:“非典型”地产CVC 跨界硬科技谋转型
- 危及铁路运输安全 上海铁路安监办依法约谈或处罚长三角多起事件责任方
- 突发!名创优品遭遇“空袭”,董事长通过不公正交易骗取数亿资金
- 光伏产业持续高景气,年末抢装潮要来?超六成公司业绩预喜
- 同热同价,北京将推进居民供热销售价格统一!一图读懂
- 7成研发仅造就2成毛利,华为鸿蒙“吃肉”它“喝汤”
- 外交部:中方愿同印尼加强协调配合,确保G20峰会圆满成功